“因此铺设更长的铁轨的话,必须在一段距离便建设一个中转站,以用于货车更换马匹和检修火车。”

木头承重能力有限。

如今的车厢暂时还是木头打造的,后面正式运营,会用铁皮包上。

铁皮车厢,加上载重的货物,来回几趟就能把铺设的木头压坏。

历史上第一辆蒸汽机火车头投入使用的时候,因为火车头太过沉重,直接便把木质的铁轨给压裂了。

因此要把大明重要的管制品——铁,用在轨道上,是必须的。

后面虽然会用铁包木头,做成铁皮火车。

但检修这一道工序,是必须的。

也就是说,除了铺设铁轨外,还要搭建配套的中转站。

在见识了轨道对于运货载人等速度与稳定性的加持后,弘治皇帝已经狠狠心动了。

一旦把这些轨道铺设到边疆,那么从京城到边疆的时间将会大大的缩短。

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,从京城出兵到边疆,只需要不到半天的时间。

而且运送辎重要用的民夫,也会大大减少。

这样一来,沿途运送辎重的消耗,就能大幅度的减少。

弘治皇帝虽然并不知道,后世某一时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,都是用进一步降低损耗,来提高收益的。

但他所想的,与这些观点是一样的。

只一个小小的试验,铺设铁轨的好处显而易见,怎么能不心动?

但是坏处也是很明显的。

要花费不少钱......

以前的漕工,都是各地的人自己聘请的,不需要朝廷出钱。

如今大明要用到的钢铁的地方不多,但大明的钢铁产量也一般。

聘请劳力,加炼钢铁和用木材,还有建立中转站等,都是要朝廷去出钱的。

而且这等于是重新建一条交通系统,其中要付出的代价,绝对不止是纸面上的那些数字。

弘治皇帝和赵策一边说,身后的大臣们一边在震惊过后,便纷纷开始在脑里算起账来。

佀钟听着这两人的交谈,额角也是一顿跳。

这是又要他们户部拨一大笔钱了!

弘治皇帝听着赵策的分析,满意的点点头。

他是想要搞的,但不知道身后那些大臣意见如何。

特别是户部,要他们一下子出一大笔钱,估计得肉疼死。

想了想,弘治皇帝说道:“卿说的很是详细,相信诸位爱卿也听懂了。”

“佀尚书,还请你带着户部大致做个预算。”

“争取这个月先把轨道铺设到边疆去。”

就要开始做了?

听了皇帝的话,不少大臣都炸开了锅。

佀钟刚刚已经在心中大致算了一番,听到皇帝的话,直接便说:“陛下,此事兹事重大,还是得多讨论再做决定。”

“不错。”

户部侍郎也拱手帮腔道。

“如今我们国库今年虽然不算紧张,但马上要与蒙古开战,还得留下各地赈灾的银子。”

“而且东宫马上大婚,这些都是急着用钱的地方。”

“这些银子每一分都要用在实处,若是骤然支出了这么一大笔,臣担心后面银子短缺,会造成不利影响。”

“若是在大战完后再动工,借此休养生息,再是最好不过了。”

利益在跟前,他们当然也能看得到。

但是户部的钱,是整个大明用的,当然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。

佀钟也点点头,赞同户部侍郎的说法。

今年天气不错,不少地方水利也上了折子,想要修补堤坝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