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圈子里混,总会有那么几张熟面孔。

一些弘文馆的人,认出了此人的身份。

“竟然是贾统?想不到这厮竟然会代表书院出场!”

“此人本是平阳侯府上的亲随,去年才被送进书院,这才读过几年书?”

“书院恐有贼心,霍青兄小心为上!”

李承乾眯着眼睛,瞧着那名叫‘贾统’的年轻后生。

十七八岁的样子,好像风一吹,就能飞走一般的体格。

怎么看...怎么眼熟!

就是忘了在哪见过了...

听见弘文馆一方人的议论,这才想起来!

此人从前是柴令武的小跟班。

当年在李承乾出到柳家,在柳叶轩打零工的时候,还跟贾统吃过工作餐!

后来,听说读书读得不错,被柴令武塞进了书院。

好几年不见,怎么瘦成了这个鬼样子?

李承乾有些犹豫,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跟贾统打招呼。

李义府等人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。

几人纷纷上前,跟贾统寒暄。

这个揉揉肩膀,那个拽拽衣服。

上官仪从怀里掏出一包桂花糕,塞进贾统嘴里一块。

来济变戏法一般的,取来个水壶,往贾统嘴里灌。

知道的人,明白他要跟人文斗,不知道的恐怕以为他要上去跟人打架...

“这才第一场,不要赢得太过分,给他们留点面子!”

李义府很大声的跟贾统说道。

弘文馆的人,包括李纲在内,齐齐翻了个白眼。

“大言不惭!”

弘文馆出‘战’的中年人,冷哼一声。

书院一方的人,都不怎么在乎面子,一个个的大声喊叫,给贾统打气。

“知人兄,莫要听李义府胡言乱语,不许给他们留面子!”

“此战要打出我书院的威风!知人兄胜了,晚上咱们兄弟春风阁包场!”

敢这么说的,家底肯定很丰厚。

春风阁包场一次的价格,可不是一般二般的贵...

这么嚣张的话,理所应当吸引来一大片目光。

众人这才发现,喊话的人竟然萧禹的二儿子萧锴!

下一刻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萧禹身上。

萧禹顿时臊了一个大红脸,急忙把杜如晦拉过来,挡在自己身前,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。

李纲的眼角抽搐了几下,冷哼一声,道:“无需多言,还不速速开始?”

被李义府几人环绕的贾统,朝着四周拱了拱手,旋即走到考桌后。

还对着弘文馆出场的那个中年人,拱了拱手。

“在下贾统,不知兄台...”

中年人看也不看贾统一眼,淡淡的说道:“孔家,孔志均!”

他一说出身份,又是一阵阵的低呼。

毫无疑问,他跟孔颖达是一家的。

按照孔家的字辈排名,他应该是孔颖达的子侄。

“原来是孔兄,在下这厢有礼了...”

贾统腼腆一笑,再次拱手。

主考官之一,孔颖达敲了敲桌子。

“闲言少叙,将题目发给二人!”

一个小太监上前,将题目分发给他们。

为了凸显公平,孔志均的题目是陆德明出的,而贾统的题目,则是孔颖达出的。

拿到题目之后,书院主考官陆德明,淡淡的说道:“只有一题,可思虑半炷香,过时即认输!”

如果只是对先贤之言进行解释,根本就用不着想。

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

而墨义的根本,并不在解释。

相比之下,它更像是后世科举之中的八股文。

只不过,没有八股文那么僵硬的格式罢了。

不仅需要答出题目的来源,用简练的语言来注解。

更重要的,需要引用历代大儒的学问,为自己的注解做凭证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