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白没来的时候,是她一力撑起了柳家的天!

简单的说,她是个懂行的人。

连柳白都要亲自赶过去一样,莫非岭南出了什么变故?

柳白回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,柳婉儿迟疑片刻,终究没有追问。

...

剑南道与黔中道交界处,有一座城池,名叫矩州。

这是一个羁縻州,其中汉人的数量不足一成。

大部分,都是苗人和羌人。

也有一少部分的,是古百越之中的骆越族人。

六百多年前,这里盘踞着一个,以臭不要脸而著称的国度。

夜郎国!

‘夜郎自大’四个字,给这个曾存在了上百年的国度,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。

而矩州,恰恰是古夜郎国的中心区域。

离开蜀中二十多天,柳白一行人,来到了矩州城外。

矩州刺史早早在城外等候。

提前两天,柳白就给他送了一封信。

这地方,人生地不熟的,就算没有危险,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落脚地点。

反倒不如让地方官帮帮忙。

矩州刺史孙禾,已是花甲之年。

在这地方,能活到六十多岁,实在是不容易。

按照大唐的官场制度,七十岁便可以致仕了。

也就是说,这位孙刺史过不了几年,便能回到家乡抱孙子。

从称呼上,可以判断,这位孙刺史,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。

“下官矩州刺史孙禾,见过宗正卿、并大将军、中书令柳大人!”

“见过梁王殿下!”

“见过燕王殿下!”

“见过平阳侯!”

一连串的称呼下来,老头子看上去有点累得慌。

柳白笑呵呵的跟老头子见礼。

剩下的人也有样学样,懒洋洋的拱手。

矩州是羁縻州,管理模式跟大唐正统的州府,有很大区别。

孙禾这位刺史,实在是不好干。

或许,孙禾是大唐唯一的一位,没有犯过错误,而成为羁縻州刺史的人。

因为羁縻州多在边陲,一般情况下,都是朝中的重臣,犯了不大不小的错误,被‘流放’到羁縻州来做地方官。

听孙禾的意思,似乎他还是主动申请来的?

刺史府很破。

破到令人心碎的地步。

墙头上的草,足有二尺高。

而且,并不宽敞。

前边的刺史衙门,加上后边孙禾家人居住的地方,总共也没有多大。

堂堂的州刺史府,顶多也就赶得上,灌县衙门的一半。

这就是中原的官员,为何不愿意来羁縻州的原因。

别看大唐百姓都吃饱喝足了。

边陲这些羁縻州,个顶个的穷!

就算地方官,也不见得每天都能吃干饭。

太穷了!

柳白忽然有些后悔,让孙禾安排他们在矩州的住行问题。

不来不知道,一来吓一跳!

没准,这几天只能靠吃野菜过日子了...

好在,柳白从蜀中带了一些特产,柴令武从关中拿过来些许吃食。

送到厨房做了之后,不光叫上孙禾,干脆连老头子的家人,也一并带上。

有口肉吃,就当过年了。

孙禾的家庭成分很简单。

除了老妻之外,就还剩下两个小孙女。

听他的意思,好像有两个儿子。

老大在河东道当官,老二参了军,前年死在了辽东战场。

老二媳妇病了大半年,也去世了。

两个小孙女,就是老二家里留下的。

饭桌上,老头子说的恓惶,柳婉儿、柳蓉儿,外加张知兰三个女人,眼窝子浅,听着听着就听哭了。

柴令武闻言,猛地站起来。

“辽东战场?”

孙禾抹了抹眼泪,道:“想来侯爷也是去过辽东战场的,老朽唐突了...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