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底的这一天,一切,再也瞒不住了!

荆王遇刺身亡,河间郡王、江夏郡王遇刺重伤!

就连远在西域之中,邹国公被手下一员将领刺杀之事,都被传入街头。

长安城上空,仿佛被一片巨大的阴云所笼罩,百姓们出门的时候,都不敢抬起头来。

经济一落千丈,甚至有些商家,已经打算搬迁出长安。

他们最担心的,是玄武门之变重演。

那样的话,天下都会重新洗牌。

大人物们一招接一招的出手,不管能不能伤到自己的敌人,百姓们肯定是要遭殃的。

而幕后,似乎也有一双无形的手,在推动着一切。

各行各业的行首,选择了沉默。

他们收拢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财货,而且遣散了一大批人手。

自贞观二年以后,长安城头一次出现了货物奇缺,物价飞涨的情况。

气氛压抑得,几乎令人疯狂。

皇后有监国职权,在征得三省的同意之后,将商税降低至百抽一的地步。

可是,并没有起到繁荣经济的作用。

往日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,萧条得吓人。

这种情况,一直维持到五月中旬。

随着一队红翎急使,踏入长安城内,才给萧条的经济情况,稍稍注入一些活力。

十二坊!

红日初升!

庞春习惯性的,在自己门前河边的水台子之上,盘膝静坐。

不知从哪位道家高人那里,学来了一套吐故纳新的功夫。

他双手向天,缓缓放下,伴随着一道长长的吐息,静坐了一个时辰,这才缓缓睁开双眼。

身后,早就站了十几号人,在等待着他结束。

庞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,买套宅子都要卖自家祖田的庞家了。

虽说比不上柳家这种庞然大物,但庞春有信心,和当年的那些世家相比,庞家并没有差多少。

当然,这只是在财力上的比较。

世家在权力上的底蕴,是他们这种商贾出身之人,远远比不了的。

学着柳家的经营模式,不少豪商都开始给自己生意,进行了制度安排上的改造。

这套制度安排,几乎成了行业中的规矩。

从学徒,到伙计,到主事,到掌柜,再到总领全局的大掌柜。

柳家的制度更加细密,光学徒就分了三四个等级。

其他商贾家没有那么多人手,只是粗略的分隔了一下而已。

不过,也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。

站在庞春身后的,无一不是他庞家的中流砥柱。

“老爷!”

庞家的掌柜们,纷纷行礼。

庞春站起来,环顾四周,道:“都到了...”

他率先向家门口走去。

“都进来,这回的事情非同小可,诸位须一同商议出个章程来!”

众人走进去,庞春的几个儿子,也已经等待多时了。

落座之后,却是没有立刻开始商议。

似乎,在等着什么人。

直到一个和庞春长相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进来,庞春才拍了拍手,道:“开始吧!”

年轻人生得矮胖,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。

可是谁都不敢怠慢。

掌柜的和庞春那几个儿子,纷纷起身拱手,这才重新落座。

此人名叫庞德,是庞春的二儿子。

是书院第一批招生,与马周等人,一同考进去的高材生。

差不多再有一个月的时间,他们这批人就该毕业了。

几乎所有人,包括庞春的大儿子,都一致认为,庞家的麻布生意,该由老二掌管。

因为这个看起来痴肥的小胖子,是《致知》的联合创始人之一!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