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仓空空荡荡的,能把耗子饿死。

没粮食,神仙也救不了难民。

房玄龄等朝中大佬,也整天忙得脚不沾地,不管从何处筹粮,也难解燃眉之急。

“启奏陛下,河北道出现了旱灾,怕是无法抽调处更多的粮草了!”

“河东、江南、淮南也有不同的灾情!”

紫宸殿中,李二召集重臣议事。

关中的灾情还没解决,其他地方也没好到哪去。

李二的脸色,阴沉得几乎要滴下水来。

天降大灾,往往代表着帝王失德。

如今,大唐十道之中,有五道都出现了灾情。

说不定就会有人趁机搞风搞雨!

“必须火速解决灾情!”

李二在桌子上重重的一拍。

“诸位爱卿,谁有良策,朕给他记一大功!”

群臣面面相觑,谁都不说话。

就连往常智计百出的房玄龄,都沉默不语。

李二仰天长叹。

“朕明日将下罪己诏,诸位爱卿,最好能在明天之前,想出一个办法来...”

他真是被逼到迫不得已的地步了。

罪己诏一下,皇家颜面扫地。

但不丢面子也不行了,总比天下大乱好得多。

原本,他寄希望于柳白种的新粮食。

可灾情来得太快,比蝗虫还早。

打得他措手不及。

在他看来,就算新粮食长得快,怎么也要大半年的时间。

这才短短两个月,估计土豆和玉米的芽都没长出来。

满朝文武愁云惨淡,谁都拿不出一个好办法。

说白了,就是没粮食!

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?

从外地运粮,倒也是个办法,路上就算用个十来天,也能熬得过去。

但外地又能有多少粮食?

河北、江南、淮南本来就是产粮之地,这三个地方都在闹灾,其他地方就算有粮食,也是杯水车薪。

无奈,李二只能宣布退朝。

他已经打算好,明天下罪己诏,向天下百姓谢罪了。

......

朝廷愁云惨淡,但柳家却很热闹。

幽州的铸铁生意越做越大,足以抵得上家里进项的六成!

沈万三留在幽州的大掌柜,自觉地立下不少功劳,特意回泾阳邀功,而且还带着好几车新鲜玩意儿。

院子里,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堆成一座山。

幽州大掌柜周立德,是个足有两百斤的大胖子。

四十多岁,长相憨厚,看见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。

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,这厮可不是省油的灯!

当初长孙涣和裴家小子在幽州,打算拦路杀人抢劫的事情,就是他最先知道的。

他也是柳家的老人了,当初跟柳老爷子打拼的时候,立下过汗毛功劳。

可以说,在柳家的这些大掌柜里,他算是资历最老的。

每到一个地方,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,就是和当地的黑白两道打好关系。

正因如此,沈万三走后,才会放心把危险重重的幽州,交给他!

“少爷,这是河北道沿海出产的珍珠,这么一对,价值连城,正好两位少夫人打些首饰!”

“您看,这株珊瑚足有两尺高,摆在书房里,再气派不过了!”

柳白对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。

跟着转几圈,只是为了满足老周的心思。

年前家宴的时候,正是老周最忙的时候,没有赶回来。

这次特意回家,不就是为了显摆吗?

在礼物堆里转了几圈,柳白忽然看见一大块由荷叶包裹的东西。

凑近了一闻,带着一股子腥味。

周立德急忙介绍道:“属下正想给您介绍呢,这东西,可远比金银珠宝稀罕!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